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國際金融與貿易學院黨委組織師生黨員走進四明山紅色革命根據地開展“ 勿忘國恥緬懷先烈”主題黨日活動,以這樣的特殊方式為不幸遇難的同胞默哀,緬懷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烈士。
寧波余姚的四明山區,這是抗日戰爭時期我黨領導的全國十九個革命根據地之一,在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下,全體師生黨員在學院黨委書記李敏的帶領下,奏唱國歌,向烈士敬獻花圈并默哀,深切緬懷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壯烈犧牲的革命烈士,并在鮮紅的黨旗面前,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入黨初心。
儀式結束后,師生黨員參觀了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這里曾是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和浙東革命根據地的軍事指揮中心,從1941年5月至1945年9月底,浙東區黨委領導浙東廣大軍民,進行了大小戰斗643次,克復南匯、上虞兩縣城,攻克大小據點110余個,解放同胞400萬,斃、傷、俘日偽軍9000余人,取得了輝煌戰績,為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陳列室里,井然有序地展示著大量的歷史資料、照片、地圖和戰役圖等,生動描繪了當年新四軍英勇抗擊日寇的情景,讓我們仿佛看到了先烈們錚錚鐵骨的英雄氣概和精忠報國的赤子之心。隨后,師生黨員參觀了四明山根據地紀念館。紀念館里陳列著許許多多先烈們曾經用過的刀、槍、衣服和飯盒等,還有從敵人那里繳來的各種武器,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南京,對我同胞實施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萬生靈慘遭殺戮。面對極其野蠻殘暴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共產黨號召和引領下,全民族同仇敵愾、共御外敵,最終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我國更是以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國家公祭日的設立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每年的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以不同形式來為南京大屠殺的死難者默哀。
文:徐銘超/審核:安衛峰
Copyright (C) 2020 Zy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統計 | 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 浙公網安備33069802000007號
浙ICP備05014601號-1 電話:0575-89115678 傳真:0575-89172457 地址: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群賢中路2801號(鏡湖校區) 會稽路428號(稽山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