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方語言學院日語系在稽山校區東語報告廳舉辦了“稽山講堂”第三十九講學術講座——“日本人的中國觀-國際比較視角”。本次講座通過視頻連線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黃大慧博士作為主講人。講座由我校東方語言學院院長王宗杰教授主持。東語學院黨委書記嚴紅君副教授、日語系主任黃逸博士與日語系部分教師和同學參加了本次講座的現場聽講。
黃大慧教授曾負笈東瀛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現為中華日本學會副會長、日本立教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神戶大學特聘教授,我國著名的東亞與中日問題專家、杰出的國際關系與外交學學者,在我國對日政策與東亞問題研究上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講座上,黃教授言簡意賅地概括了從1972年中日建交至今,中日關系一共經歷的“蜜月期”、“過渡期”、“對抗期”三個階段。在講解每階段中日關系的變化時,黃教授引用大量的政府數據和官方文獻,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其變化的前因后果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詮釋。黃教授認為,2010年我國GDP超越日本,這一年成為了中日關系的新元年,是新世紀中日兩國關系的真正轉折點。2012年以來中日關系隨即進入所謂“對抗期”,兩國關系呈現出以競爭為主、合作為輔的局面。2018年,中日高層互訪的恢復有力地推動了中日關系開始穩中向好的發展。然而,黃教授指出,雖然中日高層互動增多,但兩國民意基礎仍然薄弱,為此列舉了日本內閣和日本言論NPO等政府及民間組織民意調查的諸多數據,立場鮮明、條理清晰地闡釋了當代日本人對我國的真情實感,同時進一步分析了造成該現狀的深層次原因。黃教授的講解讓日語專業的學子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兩國民眾之間的認知現狀與當下中日關系冷暖程度。
此外,作為重要的參照指標,黃教授還考察了日本對美國、韓國以及俄羅斯等國家的好感度和親近感,進行了詳細的對比研究,較清晰地勾勒出當代日本外交現狀與東亞國際格局的本質。
黃教授發言結束后,日語系教師廖婧雯就目前日本的局勢以及日本政府疫情防控政策等問題和黃教授做了學術探討的互動。本次講座高屋建瓴、視野宏大、講解精妙、意義深遠,通過講座我專業全體學生紛紛表示扎扎實實地上了一堂收獲頗豐的中外國情教育課,更加堅定了外語學子所肩負的使命的初心,立志學好日語、為今后講好中國故事和傳播中國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文:李想/審核:徐梅
Copyright (C) 2020 Zy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統計 | 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 浙公網安備33069802000007號
浙ICP備05014601號-1 電話:0575-89115678 傳真:0575-89172457 地址: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群賢中路2801號(鏡湖校區) 會稽路428號(稽山校區)